6月2日下午,经济学院八楼第一会议室研究生学术论坛上人头攒动,妙语连珠,学术的热潮在这里涌动。“中国梦?经济之光”系列活动之践行中国梦??研究生学术论坛在这里火热上演,在场硕士生与本科生互动上演了精彩一幕。论坛活动分为主旨演讲、讲辩演练、专家点评三个环节,来自11级理论经济学研究生徐伟、12级资产评估研究生王荷花、12级理论经济学学研究生熊一凡分别就学术信仰与精神,实物期权概念与应用,数学建模之博弈向论坛做了主旨演讲,在场学生针对演讲主题讲辩互动,经济观点在这里交锋,学术火花在这里迸溅。科研十强杨飞虎教授、省级百千万工程候选人桂林博士的精彩点评给出了学术研究中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让在场学生受益匪浅。

近年来,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塑造其创新品质,培养其科学思维,提升其综合素养,践行学术道德和行为规范,经济学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今年毕业的硕士生中50%学生提前毕业,30%学生考入985、211学校深造。
凝练特色:“多维互动站”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师的专业素质、学术品格、教风学风和道德修养对研究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学院通过搭建特色交流平台??“多维互动工作站”有效的实现了师生互动。
以多维互动工作站为平台,在校内积淀理论知识,在校外锻炼实践技能,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多维互动工作站基本的运作思路。经过近年来的完善,“多维互动工作站”如今已然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平台,孵化学生科研成果的重要场所。师生互动工作站的教学模式突破了课堂上枯燥的理论教学,采取兴趣项目结合式及课题结合式的教学方式,提升了研究生对经济学理论的兴趣,培养了大家认识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优化和改进处理问题方式并使之良性发展的宏观逻辑思维。研究生在导师一对一的指导下在工作站里学习研究、在实习基地探索实践,紧跟经济学前沿理论,开阔思维、提炼想法,实验论证,并最终产出科研成果。
在“多维互动工作室”的孵化下,仅2012年一年,学院研究生在著名权威刊物额权威刊物发表《十六大以来农民土地财产权益保改革的进程与展望》等高质量论文10篇;成功申报并立项《推进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战略思路及政策设计研究??基于公共投资角度》等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5项;校优秀博士论文培养计划项目1项(全校仅1名)。此外,学院11级学术硕士18人中,有8位提前毕业,提前毕业率约为50%,4位同学通过了博士考试,其中3位考入了“985”、“211”院校,这与“多维互动工作室”发挥的巨大作用也是密不可分的。

创新平台:“三大活动”浓厚研究生学术氛围
研究生实践能力、专业技能的提高和创造性成果的产生,往往依托于良好的学术氛围。通过学术交流、研讨有利于研究生及时跟上学术发展的趋势,扩展思路,激发创新思维,弥补研究生知识面的不足,这是研究生获取实际知识、技能、经验和方法以及最新科技成果的有效捷径。为了营造学术氛围, 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从2011年起,学院每两周举办一次“博士读书会”活动,由青年博士主讲,研究生旁听,师生共同参与讨论。以此为平台,研究生们可以就经济学热点问题与老师展开讨论,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极大地开阔了研究生的视野。
2013年起,学院进一步创新学术平台和载体,首次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与“研究生读书交流会”,受到研究生普遍欢迎。此外,为拓展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院与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南昌市西湖区发改委、靖安县人民政府、江西省世恒信息产业集团等单位建立研究生人才培养和孵育基地,为研究生开展教育、社科、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提供良好平台。该院副院长杨飞虎告诉记者,在之后的实践中,学院将实现三大学术活动的有机结合,形成研究生学术活动体系,建立研究生培养长效机制。
为此,学院在研究生中树立投身学术研究,勇于学术创新的典范。学院定期开展的学术表彰活动,激励更多的研究生开展学术创新,不断提高自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质量。学院对在著名权威或权威刊物上发表文章的同学,采取了配套奖励政策,为发表优秀论文的同学颁发特别奖学金,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该院研究生发文及获奖数量连续多年在全校名列前茅。
打造品牌:“资产评估”书写研究生培养新篇
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江西财经大学成为全国首批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学位(MV)授权点,成为江西省首家也是唯一的MV培养单位。专业学位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
为保证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学院设立了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环节的指导工作。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并定期邀请业内知名专家为研究生举办讲座,中国资产评估师协会副秘书长王诚军、刘玉平等都曾先后为学生们做过精彩的演讲。同时,为适应专业硕士特色,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学院与多家国内知名的大型资产评估机构协议建立了联合培养基地,现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地区建立了二十余个实习基地,有效的保证了学生们的实习实践质量。
在注重实习实践的同时,学院也加强了对资产评估硕士的学术引导,学生的学术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其中12级资产评估姜云鹏同学入校7个月即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资产评估理论框架体系研究》,并成功申报了省级创新课题《财政资金绩效评估研究》。
在今年的毕业季11级资产评估硕士受到社会的欢迎,就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实现100%高质量就业,签约公司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光大银行、上海东洲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上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等。(文/图 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