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动态
  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

国民经济管理系举办学科建设与发展师生恳谈会
 
[发布时间:2013-06-17] [访问量:]


2013年6月13日下午,国民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师生恳谈会在北区综合楼八楼会议室顺利召开。与会者主要是国民经济管理系全体老师和国管专业学生代表,共计30余人。席小炎副院长、杨飞虎副院长莅临本次大会并给予了深切关怀和热忱指导。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如何进一步打造国民经济管理专业的知名度、如何进一步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如何促进该专业的长远发展。会议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师生们畅述己见。席小炎副院长首先针对国管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非稳定性进行了剖析,并认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质上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和后续发展,专业思想的不稳定事实上没有理论依据。并建议该专业的学生在努力培养自身宏观视角前提下,应该尝试往区域经济、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规划方向进行一些理论探讨和社会实践。杨飞虎副院长从自身求学经历谈起,认为学生专业的选择并不足以影响学生自身的后续发展,国管专业的学科定位应该是努力培养学生中观和宏观的思维视角,从目前来看,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公共投资管理教学与研究、专业发展与政府部门的良性互动应该是该专业后续深化发展的努力方向。

论及国管专业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改善建议,师生们谈论的焦点如下:

第一,学生专业荣誉感的缺失。这主要表现为学生认为国管专业不如会计、金融等专业知名度高,每年招生计划人数少,社会认可度低。与此同时,国管专业学生也在努力打造自身的班级文化和学科氛围,如班级内部团结和跨年级团结的专业文化,专业内各届学生学术科研成果较多等;在此基础上,老师们建议,应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引导学生用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专业之间的差异,发扬专业优点;在和其他专业比较时,持有相互学习借鉴的态度,取长补短。

第二,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重点努力方向不清晰。该问题突出表现为:转专业比率较高、报考各类从业资格证及其他非相关证书的情况颇为普遍。由于缺少对专业培养方向的认知,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经常处于懵懂状态。针对此问题,肖璐老师、余炳文老师相继提出,或许可以尝试建立本科生导师制,由指定老师负责某几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引导工作。另外,刘伦武老师补充道,老师引导是一方面,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是基础,分清主次才能保障学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杨为燕老师表示,学生自我要求上进是老师对学生进行的指导产生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存有迷惑。杨飞虎副院长根据其多年钻研国民经济管理的经验指出,最契合国管专业学生的发展方向是公务员、研究生和金融行业等。在考研准备的问题上,邵国华老师提出“收心、静心、恒心”的“三心理论”,席小炎副院长特别予以肯定。针对学生指出国管专业班主任多为学术型老师的问题时,万春老师提出学术型老师应在就业关键期的大三、大四淡化学生管理工作,转交由行政老师负责,以便于学生得到更充足的就业信息和老师指导。

会议持续进行约两小时。师生们怀着进一步深化发展专业的热切希望献言进策,相信这些合理建议会在国管专业的后续发展中逐步落实。祝贺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Copyright@ 2018-2022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69号 邮编:33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