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双周学术讨论会本学期第五次讨论昨晚(11月23日),在我院第一会议室举行。
本次讨论还有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参与,本次讨论由桂林博士主持。
此次讨论会讨论的文献是《汇率波动与生产率的增长:金融发展的作用》(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The role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Philippe Aghion , Philippe Bacchetta, Romain Ranciere, Kenneth Rogoff,2009))和《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测算》(On measuring the welfare cost of business cycles(Christopher Otrok,2000))。这两篇文章分别由封福育博士和饶晓辉导读,并且由他们相互评议。在封福育老师和饶晓辉博士精彩导读之后,各位老师就该文及其对我们的研究的启示意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热烈欢迎其他有兴趣的老师和同学加入我们的学术讨论。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The role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主讲人:封福育博士 评议人:饶晓辉博士
封福育博士首先对本文作者Aghion 与 Rogoff 做介绍,接着叙述了本文的写作框架:文献回顾---经验分析---理论模型---结论,并对这样的写作结构进行了评述。封博士认为,本文计量分析相对简单,而理论模型构建是本文出彩的地方,这可能是本文写作框架与我们一般的实证分析论文框架(先模型后实证)不同的原因。
因为这个原因,封福育博士在讲述本文是着重讲述了该文的理论模型构建。本文作者观察到这样现象即汇率机制(汇率波动)对金融不发达国家的长期增长有负面影响。但是以前文献认为汇率波动对实际产出的影响很小或者是不显著的。现象与事实不相符,事实需要寻找新的理论模型解释。
作者思路:在小国开放经济的假设下,通过建立一个跨期决策模型揭示了汇率波动和金融发展如何影响产出增长。封博士详细论述完模型构建后,简单论述了一下本文第二部分经验分析和本文得出的结论即:1、汇率由固定汇率到浮动汇率将降低产出的平均增长率。2、此外,如果借贷资本金较大的话,两国之间的缺口将随金融发展而减少。
本文的亮点:1、本文在引入创新约束时,没有像传统模型一样在生产函数或效用函数中引入,而是引入一个概率函数,创新约束内生化于概率函数中。2、将汇率引入产出函数,揭示汇率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3、本文结论也是一个亮点,金融发展的水平会影响生产率的增长。
本文对我国的一个启示:本文对解释我国国有企业与中小企业发展水平有很强的解释力,即国有企业借贷容易相对生产率增长高于中小企业的生产率增长。
评述:
饶晓辉博士:
本文主要讲述汇率对产出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作者在观察到在金融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国家汇率政策对生产率增长影响比较显著的这个想象后,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来描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本文假设开放经济,就是为了在模型中引入汇率,模型中的交互项反映的就是汇率传导机制,模型也反映出一个结论汇率波动在金融发展较低的国家对经济增长影响很大。
李国民博士:
一个疑问:为什么本文只讲述汇率波动对产出的影响,而没有把汇率对其他因素而间接想象产出的因素加入该模型中来。如汇率对出口的影响,而出口又会对创新产生影响。
在这个问题上,老师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万春博士:
万春博士强调在模型中还有其他因素也可以对生产率增长进行解释,如A、L。并且他提出一个疑问资本存量为什么没有引入该模型中,在以往的研究中,资本存量在影响经济增长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是不是该模型应该加入资本存量因素。
On measuring the welfare cost of business cycles
主讲人:饶晓辉博士 评议人:封福育博士
本文主要是对经济周期中福利成本的测算,饶晓辉博士首先讲述历史文献对研究经济周期中福利成本测算的两大研究思路:自1987年卢卡斯提出长期经济增长比波动更重要以来,接下来的研究就从两个方面对卢卡斯的研究不足加以补充。卢卡斯模型中存在两个不足之处:1、消费者偏好没有理论根据。2、模型中的参数选择主观性很大,参数选择对模型所得出的结论影响很大。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借鉴RBC模型,引入不可分效用函数构建本文的理论模型,确认参数选取:即利用RBC模型构建本文模型---利用贝叶斯估计偏好分布----确认模型参数---估计福利成本。本文的所的出的结论与卢卡斯一样:长期经济增长比波动更重要。
本文的创新:1、在模型参数选择上更加客观,克服了卢卡斯等人参数选择主观性的不足。2、本文利用贝叶斯估计对消费者偏好分布进行估计,使消费者偏好选择具有理论基础。
因为时间问题,这篇文章的评论与讨论将在下一次读书会上讨论,希望有兴趣的老师和同学来参加我院的读书会活动。
(记录人:研究生方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