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由节俭败由奢,”这是我们常说的话,无论经济怎样发展,不论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什么程度,这句话对我们而言一辈子都适用。
我想大多数的我们还记得小学时学过的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节俭的思想,这也是为什么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勤俭节约为美德的原因,节约的是粮食,尊重的是他人的辛苦的劳动,反之,浪费的是食物,践踏的是他人的劳动成果。其实,除了在食物方面我们应该节俭,在其他方面也应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我们所浪费的正可能是别人一直渴望得到的。
我对节俭的真正体会是在小时候。从小就看着奶奶戴个老花镜,拿着针缝缝补补,可是明明衣柜里有很多新的衣服啊,为什么非得穿补丁衣服呢?奶奶只是笑着说,以前穿补丁衣服穿习惯了,如果衣服一破就扔掉那不是浪费嘛!家里很多破的不能再补的衣服也被她留着当做以后可能会用到的补料,奶奶总会变废为宝,不能再穿的衣服被她做成了拖把,爷爷也是。还记得爷爷以前老用我写过的作业本当做烟纸,我们偶尔吃不完的饭、讨厌的大肥肉也会被他吃掉,看到扔在火坑里的辣椒会说:下次把碗里的辣椒放在一边,给我吃。
在爷爷奶奶的影响下,我用东西都特别节约,连做过的作业本都要在空白处打满草稿,有时和朋友去食堂吃饭会吃她不喜欢但不难吃的菜吃掉。我一个同学曾经说过一句话特别让我印象深刻:不是因为穷而节俭,而是因为节俭才不穷。突然开始反思起自己现在的某些行为,曾经买的衣服完好却很少穿,反而会想买新的好看的衣服,突然觉得自己好愧疚,对不住爷爷奶奶的教导。
作为学生,我们的衣食住行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父母的,节俭对我们来说十分必要,在大学期间我们应该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这有助于我们毕业之后更快地适应新的自己养活自己的生活。
12经3
彭培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