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程: 本科生课程:《政治经济学》 硕士生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博士生课程:《高级政治经济学》
个人简介: 彭新万,1969年12月出生,江西安义人,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乡村发展。目前已在《经济管理》、《理论与改革》和《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3部。先后主持国家社科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十余项,获江西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统筹城乡发展的户籍、社会保障和土地管理制度联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BJY050),结项,负责人. [2]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期我国城镇相对贫困的识别标准、识别路径及协同治理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1BJY137),在研,负责人.
代表性论文:(C刊以上论文): [1] 彭新万,张承.可行能力提升视域下我国城镇相对贫困的识别标准与治理路径[J].求实,2022,(01):68-80+111. [2] 张承,彭新万,陈华脉.我国多维相对贫困的识别及其驱动效应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21,(11):15-29. [3] 彭新万.创新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解决思路——基于国内文献的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8,39(05):41-46+197.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18.05.008. [4] 彭新万,张凯.中部地区农民工回流趋势与政策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7,37(06):230-235. [5] 彭新万,崔苗.我国农地发展权配置与实现路径的理论与策略分析——农民、农村集体与国家分享视角[J].求实,2015,(11):76-81. [6] 彭新万,程贤敏.脆弱性与农村长期贫困的形成及其破解[J].江西社会科学,2015,35(09):205-210. [7] 彭新万.市场效应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聚:新经济地理学文献梳理与案例分析[J].经济管理,2015,37(05):32-39.DOI:10.19616/j.cnki.bmj.2015.05.007. [8] 彭新万.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现实困境与市场化实现——基于“私有”产权视角[J].学习与探索,2014,(12):113-117. [9] 彭新万.基于农地与农村人口自由流动视角的户籍、社会保障、农地管理联动改革的政策框架——一个关于重庆、江西部分农村实地调研后的思考[J].求实,2013,(07):87-91. [10] 彭新万.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清晰化配置与实现——基于农村土地功能变迁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13,33(06):219-223. [11] 彭新万.基于农地功能视角的农地制度改革路径:产权鉴别及其管制放松[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34(02):90-94.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13.02.024. [12] 彭新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多功能农业模式构建[J].求实,2011,(07):65-69. [13] 彭新万.政策性排斥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1985—2008年的数据[J].理论与改革,2011,(01):77-79.DOI:10.13553/j.cnki.llygg.2011.01.038. [14] 彭新万.缓解“三农”问题的财政支农政策选择[J].商业研究,2009,(07):186-187.DOI:10.13902/j.cnki.syyj.2009.07.049. [15] 彭新万.粮改30年:新制度经济学视域中的制度演进与农民收入变动[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01):54-60. [16] 彭新万.现代乡村发展理论述评及其对灾后农村重建的启示[J].理论与改革,2009,(01):146-148. [17] 彭新万.政策性排斥与中国农村长期贫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05):73-75. [18] 彭新万.外商直接投资对落后地区主导产业形成的作用——以江西为例的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03):21-23+30. [19] 彭新万.中国对外投资企业面临的跨文化管理问题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2003,(06):83-85. [20] 彭新万.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引进外资[J].当代经济研究,2002,(05):62-65. [21] 彭新万,彭春艳.美国的新保守主义[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9,(03):23-27.
个人获奖与荣誉: 2014年荣获江西省第十四批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1)
2025年05月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