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数理经济方向)介绍 专业方向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合格的个人素质,能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了解国际经济规则,具有深厚学术潜力和创新研究能力,能够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在国内外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机构从事经济学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以及在政府部门、经济组织、企事业单位各类企业从事经济数据事实分析和对策研究等工作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学术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一是具有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素养,掌握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具备分析研究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问题的专业科学研究素质和能力。二是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进行经济问题调查和分析,能够使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调研和数据分析,具备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能通过高效沟通合作解决重大现实需求,;三是善于独立思考,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具备扎实的现代信息技术和较强的经济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能够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数量分析方法,发现、分析与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并撰写研究报告和发表经济学论文;四是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外语表达和沟通能力,具备足够的专业外语能力,能够参与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倡议下经济贸易活动;五是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脚踏实地、扎根现实的作风,具有敢于担当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本专业的培养特色是,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数理功底,对于数学和统计类基础课程的教学,在教材选用、课堂讲授、习题课、期末考核等各个教学环节均要求保持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进行数学思维与方法的严格训练,为学生继续求学深造、将来从事学科前沿研究打下坚实理论基础;注重将经济学一般原理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实践相结合,在培养过程中除要求掌握经济学一般理论和方法,强化使命担当,鼓励学生扎根“中国大地”,问题导向,开展自主学习和学术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经济学专业英语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并且在培养过程中集中经济学院的海归博士和国际化教学师资,开设经济学专业双语课程,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能够阅读经济学类英文文献,并使用英语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实行行政班和讨论班管理制度,安排一名青年博士担任班主任,根据学生各门课程的学习情况和学生的个人特征,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学院安排不同研究方向的学术导师在周末或假期开设讨论班,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参加,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数学和工商管理,主修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代数等。通过多学科、多交叉课程的深入学习,厚基础、宽口径、重运用、强实践,使学生成为学术型人才。 (更新日期:2020/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