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钱龙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2025年4月11日上午,南京财经大学钱龙教授应邀莅临我院讲学,作题为“传统的力量:南稻北麦种植文化影响农户创业吗?”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副院长余炳文教授主持,来自院内外30余名师生来参加本次讲座。 
钱教授首先提出,基于“稻米理论”对南稻北麦种植文化与农户创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创业不仅有助于农户增收,是缓解贫困的重要手段,而且能显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助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实现。然而,相对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创业氛围偏弱,农户选择创业的可能性更低,因此,探究影响农户是否创业的关键因素,找到提升农村创业活跃度的关键路径。 与正式制度相比,作为软约束的文化有着更强的稳定性、持久性和继承性,文化差异会导致个体认知和思维方式出现诸多不同,从而对个体一系列行为选择产生关键影响,其中也包括创业行为。在中国情境下,由于土壤、气候、水资源丰裕度等多维差异,唐宋以来逐渐形成了南稻北麦的种植格局并延续至今,经过长期演化逐渐形成了差异化的南稻北麦种植文化。 钱教授进一步强调,实现政策导向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让有意愿又有能力创业的农户敢于创业。为激发农户创业热情,应重点关注农户的风险态度转变、社会资本积累和特殊信任水平的提高,通过加快建设信息共享平台、降低创业过程的潜在风险等举措。 最后,钱教授呼吁要意识到传统文化的力量可能在削弱,而且这一过程不可逆。他认为,应关注不同亚文化区农户的选择偏好和行为倾向,增加农户创业意愿。
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与钱龙教授围绕种植文化与农户创业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表示收获颇丰,深受启发。钱教授的思考为种植文化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路径和有力的理论支持,与会师生对其精彩分享表示衷心感谢。
【嘉宾简介】
钱龙 ,南京财经大学教授,江苏省“双创博士”和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土地经济管理,农业农村转型,粮食经济研究。截至目前,发表中英文期刊论文130多篇(《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期刊》全文转载9篇,ESI高被引2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5项,独立出版专著3部,获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3次,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或采纳近20次,获省部级等各类奖励20多项。目前担任中国粮食经济学会等3个学会的理事,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CNKI论文评审专家,8本期刊的(学科/青年)编委,国内外50多本CSSCI、SSCI、SCI期刊的匿名评审。 (作者/闵雪 编辑/李佳欣 审核/徐双明 钟义鹏 作者单位/经济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