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栏目
  最新通知
  学院新闻
  常用下载
  常用平台系统
  培训研修

二阶段教学初具特色 本科生能力更趋完善――经济学院二阶段教学纪实
 
[发布时间:2018-07-16] [访问量:]


       经济学专业是我校传统优势专业之一,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精理论、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特色,二阶段教学则主要围绕“强实践”这个特色而展开,特别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经济学院重点建设了《经济实证分析中的计量软件》、《实验经济学方法与实验》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特色课程,在学生精通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熟练运用经济计量软件构建经济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的实践能力。
       经济学院高度重视二阶段教学,在6月中旬就遴选熟练掌握现代经济研究方法的年轻博士组建《经济实证分析中的计量软件》课程组,进行了集体备课,明确了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即提高学生的建模、数据处理与实证分析能力),可以根据教师对软件的熟练程度选用不同的计量软件,如Eviews、Stata、ARCGIS等软件。要求任课教师在7月1日之前必须把教学大纲和课件提交给学院审核备案,以提高教学规范和教学质量。
       李国民副教授把理论、软件实现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制作网络教学课件方便学生通过智能手机、平板和电脑访问学习,设置合适的学习和练习任务。参照慕课模式,把每个应用单元设置一些学生明确的自学任务,然后针对学生使用中遇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进行讲解,课后给学生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计量分析。
       封福育副教授依托《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课程,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精心设计、周详安排。根据项目课程特点共设计了三项开放性实验项目案例操作: EViews操作与应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虚拟变量回归模型。二是分组实施,注重协作。在实际教学中鼓励学生发挥集体智慧,通过团队合作形式完成实验项目及课堂PPT交流,同时鼓励个人提出有创新性、独创性的设想。每个团队均采取自愿分组的形式,采取团队协作形式完成项目任务。但实验报告和期终综合测试则采取个人考评的形式。三是鼓励创新实践,收效良好。鼓励参与学生结合课堂教学积极进行学术创新和社会实践,项目组老师给予针对性指导,取得了良好效果。
       裘莹博士紧紧抓住当前经济学研究的主流方法――微观应用计量经济学,通过讲解微观计量经济学基本思路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讲述了两种准自然实验主流方法:双重差分法和断点回归法,让学生掌握方法的实际运用。课程通过结合理论阐述和经典文献分析,采用真实数据进行分析,用stata15进行操作演示,编写程序并运行得到结果,带领学生全面理解相关方法的适用范围与掌握相应操作步骤。
王宇锋博士一方面学习借鉴翻转课堂的思路,让同学事先通过相关视频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在课堂着重交流回应同学们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将计量软件学习经验研究的实际论文写作过程结合起来。通过对经验研究文献《父亲政治身份、政治关系和子女收入》数据处理全过程的大致还原,使同学即时应用计量软件操作和相关技巧,并体会研究过程。
       黄颉博士的ARCGIS数量方法与应用课程主要讲解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软件应用上,包括城市与区域研究的一些典型问题,如市场和城市吸引范围的划分、区域增长模式的分析等等。二是在研究方法上,介绍了区域经济常用的公式和模型(如引力模型),以及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三是软件实现上,在GIS软件的实际操作上运用ARCGIS作为软件平台来完成课程的主要目标。
许光伟、肖文海、饶晓辉、陈学政、万春等老师参与了二阶段教学工作。
       经过二阶段教学,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数据处理与挖掘能力、经济建模能力、实证分析能力,使得“强实践”落到实处,完善了学生能力体系。


Copyright@ 2018-2022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69号 邮编:33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