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信、敏、廉、毅”的校训,培养“诚实守信”的崇高信念和职业道德、“敏学为基”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方法、“廉洁奉公”的自律意识和人格修养、“坚毅果敢”的进取精神和非凡勇气。旨在培养适应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双语,掌握经济学、数据科学、信息技术及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熟练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及数字技能,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具备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经济大数据分析与运用技能,能够在各类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挖掘与分析、推进企事业单位数字化转型建设的跨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 一、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1:品行修养。爱党爱国,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井冈山精神,具有脚踏实地、扎根现实的作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敢于担当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具有高效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培养目标2:专业能力。具备扎实的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经济学、数据科学、管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技能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及数据管理等工作。熟悉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能够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等数字经济领域协助企事业单位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目标3: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立足实际,通过再学习更新数字技能和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对不断变化的现实数字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培养目标4: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国际化视野,主动追踪数字经济发展前沿,具备较强的国际化交流与项目合作能力。 二、本专业的培养特色 本专业以经济学为根基,以数字技术为手段,融合经济学与数据科学、信息技术、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坚持“学科交叉、技术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思路,掌握数字经济基本理论与运行规律,着重培养大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产业数字化规划与建设能力,为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贡献力量。 1.学科交叉。数字经济专业涉及学科面多,包括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数据科学、信息技术及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综合知识面广,社会适应能力强。 2.技术融合。数字经济是数字技术重构的产业,是数字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必须深切理解数字经济中各种数字技术与产业的融合方式,了解相关的技术手段。 3.理论与实践并重。本专业既要求掌握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又要求能熟练运用大数据技术与统计分析工具,分析解决现实经济中企事业单位的数字化运转与转型等具体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4.国际化办学。引进的俄方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同时加大学生出国交流学习的力度,在实践教学方面突出复合型、国际化、创新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三、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字经济学、人工智能和企业物联网、商业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化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商业数字化转型、数据管理、创新管理、学科前沿讲座(含毕业论文写作讲座)、数字时代的现代营销、数字创新研究项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