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关于2024级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工作方案 全校2024级本科生: 根据《江西财经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试行)》(江财教务字[2023]第3号)和《关于组织开展2024级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教务通知字〔2025〕 14 号文件精神,现就我院关于2024级普通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经济学院转专业领导小组 组建党政负责人任组长,教学副院长和副书记任副组长,团委书记、教务办主任、各班班主任任成员的转专业领导小组。 组 长:张利国邹春发 副组长:曾永明 远翠平 成 员:万婧怡 郭芸芸胡德龙王志高杨飞虎胡绵好 二、转入学院归属专业 我院现设经济学(数理经济)、国民经济管理(数字化治理和投资管理)、经济学(拔尖基地班)、数字经济(中外合作办学)四个本科专业(方向)。根据《江西财经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试行)》,数字经济(中外合作办学)不能参加转专业;根据《关于印发《江西财经大学本科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本科)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经济学(拔尖基地班)由学院单独组织转专业选拔,不参加本次转专业工作。 1. 拟接收计划 2024级经济学(数理经济)现有学生152人,拟接收转专业16人。2024级国民经济管理(数字化治理和投资管理)现有学生28人,拟接收转专业4人。 2. 转入条件 申请转入我院的学生(1)需符合学校规定的转专业条件;(2)需参加学院组织的面试;(3)无挂科记录;(4)课程加权成绩不低于75分。未经过学院面试的学生不予录取。 3. 考核方式 申请转入经济学(数理经济)和国民经济管理(数字化治理和投资管理)两个专业的需通过我院组织的面试,主要考核在校表现和综合素质,对是否适合在我院就读进行综合评估。面试成绩为等级制,分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面试合格且通过学校组织的转专业考试的学生,将依据学校的转专业录取规则予以录取。 4. 考核程序 (1)面试 有意申请转入我院的同学请在3月16日之前加入面试微信群,并在3月19日前发送附件2《转入专业申请表》至3209470665@qq.com。微信群二维码见附件3。面试初定于3月26日下午进行,具体安排将在微信群发布。 (2)志愿填报和考试等环节 志愿填报和考试等环节要求详见学校相关通知。 三、转出学院归属专业 转出无限制。为提升学生专业选择自由度,转出学生人数不设限制。 四、其他 如本方案与学校相关文件精神不一致的,以学校相关文件精神为准。 附件1:关于组织开展2024级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 附件2:转入专业申请表(限外院学生填写) 附件3:经济学院2024级转专业微信群二维码 经济学院 2025年3月12日
附件1: 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 教务通知字〔2025〕 14号
关于组织开展2024级普通本科学生 转专业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2024级本科生: 根据《江西财经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试行)》(江财教务字[2023]第3号)(附件1)文件精神,现就做好2024级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请范围 2024级普通本科生个人向所在学院申请,经学院同意后,方可参加转专业考试。 根据教育部和江西省教育厅学籍管理规定,结合我校《江西财经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试行)》精神,转专业只能在同类型招生的2024级本科生中进行: 1.参加高考时未选科物理的学生不能转入理学学科专业。具体专业所属类别见:《关于公布2024年普通本科招生专业设置方案的通知》(江财学工字〔2024〕8号)(附件2)。 2.招生时有明确规定不能转专业的学生,如定向生、国防生等不能参加转专业; 3.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不能申请转到普通类统招专业,如保送生、本科插班生、专升本、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类、体育类等; 4.处于休学、保留学籍、应予退学等情况的不能参加转专业; 5.在校期间受到纪律处分的(警告及以上处分的)不能参加转专业; 6.中外合作办学班、特色班等不能参加转专业; 7.少数民族预科班、内地西藏、新疆高中班、澳门保送生、台湾学测免试生、参加全国联合招生考试的港澳台地区考生等不能参加转专业。 8.上级有关文件明确规定不可转专业的或学校认为其他不符合转专业条件的不能参加转专业。 二、学院转专业工作方案 各学院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制订学院转专业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应包括:学院转专业领导小组名单(由院主要党政负责人任组长)、各专业计划转入人数、转入条件、考核方式、考核程序等。工作方案报教务处审核后向全校学生公布。 三、转出原则 转出无限制。为提升学生专业选择自由度,各专业转出学生人数不设限制。 四、转专业考试科目及面试 1.申请转入的专业属于经济、管理、理学、工学等学科者(归为A类),转专业考试科目为英语、微积分。 2.申请转入的专业属于法学、文学、教育学等学科者(归为B类),转专业考试科目为英语、大学语文。 3.须组织面试的专业,须在3月28日前完成面试工作,面试安排由专业所属学院于3月23日前在学院网站公布。 五、转专业原则、综合成绩及录取办法 转专业原则是遵循“转专业考试综合成绩”和“学生志愿”,采取分数优先再按考生平行志愿由前到后录取。教务处根据各学院审核通过名单和各专业单科分数(含学院单独考核)最低要求,按照转专业考试综合成绩排名由高到低再结合考生填报的志愿由前往后依次录取。 转专业考试综合成绩是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转专业考试,所获各门科目成绩的总分。 如录取过程中出现同分情况,按照英语、微积分(大学语文)的先后顺序比较各科目分值,同一科目分数高者优先。 六、工作流程和时间安排 (一)转专业学院招收计划接收与公布 1.报送接收计划。请各学院结合各自具体情况填写《江西财经大学2024级本科生转专业拟接收计划表》(附件3),于3月10日17:00前报教务处教学运行科。 2. 公布接收计划。3月18日前,在报名系统中公布各专业可接收计划。 (二)转专业报名、考试与成绩公示 1.报名并预填报志愿。参加转专业的学生于3月21日-3月24日在分流系统中填报考试类型并预填报志愿: (1)在所选择的考试A类或B类范围内,转专业考生最多可以填报五个专业志愿。 (2)分流系统地址:http://uss.jxufe.edu.cn,登录方式为:账号为学生的一卡通卡号,密码为信息门户密码或统一身份认证密码。 2.名单审核。3月25日12点前,各学院在分流系统中审核学生名单并将汇总名单签字盖章后交教务处教学运行科。3月28日8点前学院审核通过的学生可登录分流系统打印准考证。 3.组织转专业考试。 考试时间:预计3月29日(以准考证时间为准) 考试地点:以准考证地点为准 考生须凭身份证、校园卡和准考证入场。考生于考试前登录分流系统查询并打印准考证。 4.成绩公布。3月31日,教务处在分流系统中公布转专业考试综合成绩和排名,学生若对本人考试成绩存在疑问的可在4月1日11:30前到教务处运行科(蛟桥园财数中心一楼)登记,14:30至16:20到运行科查询结果,逾期不予受理。如有成绩勘正情况,会及时在教务处网站上公布。 5.网上志愿确认。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原则,转专业在综合成绩及排名公布后考生本人需进行网上志愿确认。志愿确认时间:4月3日至7日12:00时截止。报名志愿确认截止时间后不可再做更改。 (三)转专业录取与结果公示 1.预录取。学校将在4月9日17点前在教务处网站上公示预录取名单,并公布未录满专业的缺额计划。因已预录取学生退出转专业出现的空额不列入缺额计划。 2.缺额专业补录。根据转专业的缺额计划,补录工作安排如下: (1)补录报名时间:4月10日至11日11:30截止; (2)补录对象:未被任何专业录取的考生可参加缺额专业志愿填报,已预录取的考生无报名资格; (3)报名地点:蛟桥园第五教学楼一楼教务处教学运行科; (4)补录时只可填报一个志愿; (5)补录规则与正式录取规则一致:根据各专业单科分数(含学院单独考核)最低要求,按照转专业考试综合成绩排名由高到低再结合考生填报的补录志愿由前往后依次录取。补录顺序:同一专业,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补录,满额为止,如录取过程中出现同分情况,按照英语、微积分(大学语文)的先后顺序比较各科目分值,同一科目分数高者优先; (6)补录取结果将在4月15日17:00前在教务处网站上公示。 3.提交转专业确认表。录取的考生于4月16日12:00前填写《江西财经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确认表》(附件4),签字确认后交学院。各学院在4月16日16:00前将考生转专业确认表提交教务处教学运行科。考生逾期不提交确认表,视为自行放弃转专业。 4.公示结果。4月底转专业正式录取名单经校长办公会审定后,在教务处网站公示。 以上时间安排可能根据工作进度做适当调整,请及时关注教务网站通知。未尽事宜可在正常工作时间向教务处教学运行科咨询,电话:83816509。 特此通知。 附件1:《江西财经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试行)》(江财教务字[2023]第3号) 附件2:关于公布2024年普通本科招生专业设置方案的通知(江财学工字〔2024〕8号) 附件3:江西财经大学2024级本科生转专业拟接收计划表 附件4:江西财经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确认表 教务处 2025年3月6日 抄送:校领导 教务处 2025年3月6日印发
附件2:
2024级转入经济学院学生面试申请表
姓名 | | 学号 | | (照片) | 性别 | | 政治面貌 | | 民族 | | 联系方式 | | 原所在学院 | | 原专业 | | 加权成绩 | | 专业排名 | | 年级排名 | | 学习情况 | | 自我评价及家庭情况 | | 奖惩情况 | |
附:1.只需提交电子版,邮箱:3209470665@qq.com; 2. 请如实填写面试报名表,并附个人相关奖励证明;
附件3: 
|